近日,由华宇集团、山右历史文化研究院主办的“董寿平画展”在山右美术馆举行,共展出董寿平各个时期、各个类别的代表作58幅;展出作品时限横跨70年,涵盖董寿平整个丹青生涯,是对其书画艺术的一次全面而完整的展示。
画展最后一天,笔者前往参观,董寿平书画收藏名家郑江豹,正在为十多位同好讲述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与艺术价值。他说,董老在刘舒侠提供的后汉残碑拓片上的逾百字的题跋,书写随意,未精心安排,书法价值很大。
画展展出了十余幅董梅。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以李立功提供的小幅粉梅最为精彩;赵华山提供的六尺整纸横幅朱砂红梅最大,表现了董寿平晚年画梅艺术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展出的一幅红梅前,笔者驻足良久:枝杈和花朵的形态,用的颜色,与董寿平早期、晚期梅花的风格,迥然不同,很像世俗画匠的作品。这是怎么回事呢?收藏者解释说,这是董老由早期粉梅,向晚期朱砂红梅转型期留下的作品,反映了他向大众化靠拢的尝试。
展出的3幅董寿平早期在四川时的小幅山水画,构图相似,均为松树瀑布。其中最小的一幅,上款为“无量先生”,收藏者孙培祥说,这是他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一次拍卖会上买的。“无量”为四川乐至人谢蒙的字,其曾为《苏报》撰稿人,《京报》主笔,在沪著《中国哲学史》等,1940年任川大中文系主任,手笔快得很,与董交情很厚,曾在董收藏的傅山手卷上写过跋语。
这次展出使笔者最为震撼的,是董寿平1959年回太原作的八尺整纸的浅绛山水《黄山云海》,横幅,右上角是大片的云海,左边的主峰似为黄山玉屏峰,气势磅礴,是我所见仅次于董寿平所画黄山人字瀑《黄山胜境图》的皇皇巨制。
这次画展,实在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使我大饱眼福,感慨良多。
以唐代山右人王维开启的文人画,自从诞生以来,均为小众欣赏收藏的阳春白雪,为皇家、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所青睐;不像年画之类,在大众中有广大市场。明清文人画的兴盛,雄资好文的富商功不可没。著名事例是,清康熙乾隆年间的画界名家袁江、袁耀叔侄,曾被在扬州经营盐业的山西商人所聘,至山西作画多年。他们被当地富室请去作画,画幅的大小方圆都与主人房屋的格式相配合。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京古画商人,由山西运至北京的袁氏真迹,大小不下百幅。董寿平曾对我说过,袁江、袁耀许多画是从晋南汾城流出的。
日本东京西武百货公司、日本矿业株式会社,曾先后在1985年和1991年为董寿平画展提供过平台场地。华宇集团董事长赵华山,这次涉足董寿平书画收藏,投巨资的收藏品,已经成规模成系列,又为山西各界收藏者提供展出平台,可以说是既继承了晋商的优良传统,又与国际范例接轨。如郑江豹所说,董寿平是傅山之后,山西第二位得到全国和国际认可的书画大家。他的书画价格与日俱增,相当透明,经营赢利微薄,随之而来的是假画充斥。从拍卖图录上看,屡有出资三四十万元买假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