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与广东画院继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将再次联手组织义卖活动,此次所筹善款将全部用于广东贫困山村的扶贫工程。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近日接受记者专访,他透露,为了让此次“艺术扶贫”取得更好的效果,计划在正式义卖之前,进行一系列的“铺垫”预热,“筹得数百万元的扶贫资金应该不成问题!”此次义卖活动中,革命老区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的长江村、樟潭村、完塘村是本报对口帮扶的三个贫困村。广东画院的帮扶对象是河源龙川县通衢镇太楼村。
为贫困村引进可持续发展项目
记者:请介绍一下被帮扶的贫困村的情况?
许钦松:太楼村地处山区,四周都是丘陵,没有整块的农田,农作物产量不高,养猪又成不了规模,种水果又运不出来。全村共有82户特困户。
记者:怎样想到“艺术扶贫”的?
许钦松:“5·12”汶川大地震后,广州日报与广东画院、广东省美协联合举办了抗震救灾书画作品挥毫义卖活动,一共募得734万元善款,全部捐往灾区。从这件事,我看到广州日报对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责任感,以及媒体在文化艺术与社会慈善事业之间强大的桥梁作用。自此广州日报与本土艺术家便结下了一段“善缘”。这次为了落实省委提出的扶贫计划,我们再次想到了合作,通过义卖为贫困地区筹款,而这次通过更多活动,筹得数百万元扶贫资金应该不成问题。
记者:钱应该不是消灭贫穷的唯一办法,那除了通过捐助扶贫款扶贫外,还能从哪些方面扶贫呢?
许钦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除了经济援助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这些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
让乡下孩子也能看到画册
记者:“艺术”与“贫困”似乎是两个相距甚远的词汇,请您谈谈“艺术扶贫”的意义。
许钦松:艺术家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与“贫困”表面上看来好像不对接,但两者之间并不是隔断的。当下的艺术界很活跃,受众人数越来越多,说明社会越来越认同高端艺术品的价值。这就为将艺术品转换为现实资金,并注入贫困地区帮扶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记者:有人说,就是因为穷才导致艺术缺位,艺术了才真正富足。您有何看法?
许钦松:当然,贫困地区的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生活保障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在考虑如何培养这些地区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现象,富足家庭的孩子都上名校,享用了社会最优越的教学资源,有了文化就越有能力也就越富足,而贫困地区的孩子则上不起学,没文化、没知识就只能继续贫穷下去,贫富差距也就越拉越大。改善这一状况,一方面有赖于社会教育均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另一方面,我们也该做些工作,让贫困的孩子们认识到文化、艺术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对未来理想的追求。
在这次帮扶活动中,我们还会号召大家捐献书籍和画册等送到当地;让城里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进行一次互动:城里的孩子到乡下,看到生活的贫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乡下的孩子到城里看看,开了眼界,也就有动力,会重视文化的学习。
“艺术扶贫”计划
5月~6月:组织艺术家到定点帮扶的贫困山村走访,体验生活,加深对当地人民的贫困生活的切身感受,才能更有责任感去创作。此外,还计划组织企业家们带子女下乡等活动,在城市与乡村的孩子们之间进行一场互动。
7月~8月:正式展开义卖活动。届时,估计至少有四五十位艺术家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