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言,吴冠中的清醒、独立和勇气,是一种未能多见的示范。抛开吴老批评体制的弊端是否偏激,单是他烧掉自己不满意的作品达数百幅,按市场价格计算那将是N栋豪华别墅,老人淡泊名利、怡然自得的风骨可见一斑,也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一个艺术家应坚守的底线、道义和良知。
吴老驾鹤西去,留下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做人品格将长存人间,也是对他的最好纪念。吴老不仅仅需要后代的敬仰,更是学习的典范。然而不能否认,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吴老有资格特立独行,德高望重的他可以百无禁忌,省俭朴素的他能够还原健康快乐的人生,可是回到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底气和勇气呢?
无需谈得那么高深,学术腐败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且承担的代价太轻,艺术都离开了基本的细胞培育,创作激情和动力何在?仅靠个体的独立和努力,支撑不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和繁荣,许多时候只能被残酷现实碾碎梦想。诸如此类的不正之风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暗示外,更阻碍了更多有学识和才华者脱颖而出。他们没有畅通无阻的上升通道,就失去了成长、展示、表演的环境和舞台,艺术和人生都备受抑制。食着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不羡慕、不感叹、不嫉妒那是鬼话, 怀才不遇的人多了,整个社会难免多了一些抱怨和忧伤,责怪他们偏激和浮躁无济于事。
送吴老最后一程,像美协、文联等机构涉及的去行政化制度如何设计、改革何去何从,那是见仁见智的话题,不必以偏概全,也不能一蹴而就。或许目前更应当做的是及时清理文艺界、学术界那些不劳而获的蛀虫,打击盗版等侵害知识产权的乱象,一一搬掉阻碍。只有打造了文化艺术内部和外部平等、自由、公正环境,形成江山代有人才出的良性竞争氛围,人们才有骨气和勇气不断探索,创新才有适度的温度和土壤。否则,吴老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