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君武先生画了一辈子漫画,也与不正之风斗争了一辈子。他身体力行,力拒不良风气。他的行事风格,给晚辈留下深刻印象。今日先生远去,精神风范却永存。
某日,我整理书柜里的一个纸箱子,那里有我保存了多年的作家来信,它们已随我搬了两次家。翻阅着这些来信,信中飘出我的片片思绪,让我回到几年、10几年乃至20几年前。其中一封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给我的回信。
那是1986年的事。我当时调去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主编《文艺学习》杂志。我约了一些文艺家为该刊撰写稿件。华君武和池北偶(即当时人民日报总编辑谭文瑞),是多年的诗画搭档,在全国很有影响。我先约池北偶作了一首讽刺诗,题为《文坛公害》:“文坛有公害,歪风已成灾。版面做交易,吹捧尚往来。甲给乙吹嘘,乙替甲喝彩;你称我“泰斗”,我封你“天才”;拙著你发表,大作我登载;写序提身价,评论广招徕。互助为钓誉,和气可生财。溢美又何妨,肉麻也无碍。赞歌满天飞,少见莫多怪。”诗很好,尖锐泼辣,很有现实针对性。我把诗寄给华先生,请他作画。我用电话相约,他很爽快答应,并很快画了出来。
几天之后,他把画给我寄来了。我打开一看,感到十分满意:池北偶诗的主题是互相吹嘘,华君武漫画的画面是两个人互翘大拇指,互闻脚丫子,横题是“闻臭脚举世有双”。到底是老搭档,诗画配合得相当贴切!华先生还给我写了一封短信,信中说:
画匆匆赶了,看能用么?本来还应请谭文瑞同志看看再定,现在来不及了。有两点要求:1、池北偶诗在前,华君武画在后;如我先画可在先,现在是他写的诗在先。2、诗在上,画在下,画可缩小些……
华君武4·29
我们自然充分尊重他的意见,严格按他的话去制版,并立即安排在创刊号上。今天,读这短短几句话的交待,可见出华先生的思想风格。他们都不是爱计较这类小事的人,但互相尊重却是他们的一贯品格。他们待人处世,都谦虚礼让。他们对不良世风有共同看法,也以针砭时弊为己任。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合作,就始终默契如初。
由此我又想到几年前的一件事。2002年5月,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北京电视台影视节目中心和北京市电影公司,联合搞一个活动叫“情牵延安陕北行”。我女儿在北京电视台做实习编导,参与这片子的制作,让我帮忙找几位参加过当年的座谈会的名人。我想到了当时曾在延安的华君武、王朝闻和贺敬之、秦川等老同志,并与他们取得联系。
5月16日下午,我给华先生挂电话,他一听内容就说:“不行不行,这几天我已经接待了好几拨人了。中央电视台的赵忠祥,还有中央电视台的文艺部,都来人了,还有文艺报,还有你们人民日报,还有北京日报,还有外地的报纸。我就那么一点事,都谈过了,没什么新东西。在这里讲,在那里又讲,不是一稿多投了么?”我极言事情的重要,还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希望他接待一下。他说:“那你晚上再来个电话,让他们提个具体角度,然后再说。”
晚上7点多,我又给他挂电话。是他接的电话:“我好长时间,6点钟以后都不接电话了。他们怎么说?”我说,他们希望你谈谈毛主席找你们谈话的情况。听说毛主席批评了一幅关于种树的漫画,是怎么回事?“这都谈过了,那就是批评我的嘛!当时毛主席找了我们三个人去谈话,这情况都登过报了,没什么好说的了。我已经像一张破留声机唱片,都唱得撕撕拉拉的了,就算了。你就跟他们北京台说明一下吧。”
北京台的忙我没有帮成,但华老句句在理的话,却让我感到了他为人的真诚和作风的正派。先生画了一辈子漫画,也与不正之风斗争了一辈子。他身体力行,力拒不良风气。他曾是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是我们的前辈领导。他的行事风格,给晚辈留下深刻印象。今日先生远去,精神风范却永存。
文/郑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