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品征集活动,将十世班禅大师生前唯一亲授“班禅画师”称号的藏族画家尼玛泽仁推到了本刊记者面前。
《黑白世界》,这幅尼玛泽仁所作,被中国馆选中并收藏的作品与高山有关,作品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为题材,鲜明而深刻地表现出其艺术主张以及发自内心的愿望——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开启一代盛事的标志性事件,在这一中国复兴的伟大道路上,中国人要努力创造凝聚民族精神、有益于全世界发展的“文化高山”。
66岁的尼玛泽仁,思维敏捷、身体硬朗、声音洪亮,在与他的对话中,其赤诚的心与热忱的愿望令人难忘。
生发传统艺术的新空间
“水墨画最具中国文化的精神气韵,可以将艺术感受瞬间爆发释放,驾驭难度非常高,是一种‘形而上’的艺术。以其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讲求科学、写实的‘形而下’的西方文化相比,犹如两座并列的高山。”尼玛泽仁说。
尼玛泽仁选取最具雪域高原特色的绘画题材献给中国馆,不仅讴歌了把人类文明拓展到世界高地的藏民族的伟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与永恒,同时表达了藏民族对国家的热爱以及盼望国家繁荣富强的心情。但使用中国传统的水墨技法创作《黑白世界》,而不是本民族传统娴熟的工笔绘画,对尼玛泽仁来说,无疑是一个大挑战。
在他看来,经过了最近这三十多年的迅速发展,长期以来“西高东低”的世界文化正在逐步走向对等,世博会也许就是一个分水岭。“我愿意从一个少数民族画家的视角出发,探索中国水墨画新的表现空间,增加中国文化的感召力,以此表达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同时反映出中国多民族文化在当代的新发展”。
在尼玛泽仁眼中,有“东方之冠”美称的世博会中国馆雄伟博大,传统特色中蕴含着强烈的现代意识,让人看后民族自豪感大增,这是在其他地方的现代大型建筑中难以体会到的。而每天热力迸发、绵延不绝的观众群,如同是前来接受传统文化洗礼与民族精神重塑的“朝圣者”,表现出强烈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此情此景,令人感动。我相信世博会凝聚、生发的文化力量,将支撑并推动当代中国真正走向复兴。”尼玛泽仁说。
以强大文化打造民族精神
高度重视世博会的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并身体力行,以最投入的创作表现出鲜明的民族个性和昂扬的民族精神,这是尼玛泽仁绘画作品入选中国馆收藏的原因之一。这一动力从何而来?
近20年来走遍世界的尼玛泽仁认为,应以强大的文化打造当代的民族精神,并将其作为艺术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他结合民族文化发展现状,从少数民族特有的感触出发,认为不能让旅游文化代替民族精英文化,不能以发展旅游、搞活经济为名,随意地包装和利用民族传统文化。例如,现在全国可能有上万名唐卡画师,但普遍沿袭着最传统的画法,很少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发展。“ 那只是简单的文化符号,而不能成为民族长久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如果只有简单的继承,没有创新发展,没有与时俱进的思维文化,仍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民族文化是靠一代一代人推进的,特别是需要有识之士、文化觉悟者在‘前沿阵地’进行不懈地探索。一个从事现代艺术的尼玛泽仁还太少,我希望今后西藏等藏族地区涌现出更多能与外部世界交流对话的文化人、艺术家,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尼玛泽仁这样说。
当代文化必须是“自己的”
尼玛泽仁为中国馆创作的《黑白世界》,运用了中国画的水墨技法,但又区别于传统中国画。饱满的构图,让人联想到藏族传统的唐卡艺术。而雪山代表的严酷寒冷与牦牛、藏獒、牧女代表的生命温暖,“生命禁区”荒凉与藏民族丰富精神信仰之间形成鲜明对比,犹如一曲人与自然的雄浑交响。西方绘画的学习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手法的领会把握、本民族母体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在尼玛泽仁身上得以融会贯通。
“我重视传统,传统是艺术创作的命根子。我同时主张发展和张扬当代艺术,以此支撑起不息的民族精神,但这种当代艺术必须是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尼玛泽仁说。
近几年,尼玛泽仁曾实地踏访昔日的文明古国,以今人的视角和绘画的语言观察和表现人类文明的沧桑变化。他的体会是:其他文明古国或中断、或衰败、或与当代社会失去了联系,唯有中国,既古老,又青春,依然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就如他的一幅画:长城之上,一位少女戴着最新潮的音乐播放器……
“翻阅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像回顾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这是中国传统最亲近人和最具感召力之所在。世博会,正在联系起过去和未来,孕育着中国复兴之路上的‘文化高山’。”尼玛泽仁向本刊记者强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