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认为大师类似的作品看不明白
展览现场小朋友的绘画作品
昨日,“戏墨·墨戏”作品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展,展出了林风眠、关良、聂干因等现当代艺术家的四十余件戏曲人物画作品。主办方介绍,这些作品以“国画”来表现“国剧”,散发出典型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但不少观众并不认可,他们觉得有些作品过于简单,像小孩子的绘画作品,看不出太多艺术的味道。但画家认为,戏曲人物画,并非画出外貌特征就是佳作,最重要的是展示出戏曲的韵律。
观众:大师作品似小孩绘画
武汉美术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国画”来表现“国剧”,是中国笔墨画中一种较为独特的绘画形式,它将这两大艺术瑰宝融合在一起。一方面以戏曲特有的表现力和形式美,给予水墨画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又以水墨的写意性的表达方式,扩展了戏曲作为绘画题材的内涵与外延。二者珠联璧合,散发出典型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
“戏曲”与“水墨”,一为“国剧”,一为“国画”,两种珍贵文化遗产,能否在艺术创作中碰撞出更精彩的艺术瑰宝?昨日,现场不少观众观展后并不以为然,有观众认为这种画风更像是一个噱头,看不出艺术价值所在。展览现场,武汉美术馆特意邀请武汉京剧院的演员,进行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的表演,20多名小学生现场作画。多名观众更是感叹,这些十几岁小孩的绘画创作,似乎和展览的作品没有什么区别。
画家:懂戏又懂画方知神韵
昨日,70多岁的著名画家聂干因,在武汉美术馆现场作画。聂干因了解到观众的质疑后,坦然一笑,表示“有时候大师创作和小孩作品,仅一步之遥”。
聂干因介绍,戏墨这种表现形式,最早要追溯到中国近现代画坛大师关良那里,关良的彩墨戏剧人物画独树一帜,作品质朴平易,用笔简单。但看似简单容易的创作,一点浓墨就可以点醒眼睛瞳孔,极为传神,这也是大师最见功力的地方。
聂干因表示,画好戏曲人物,并非画出外貌特征就是佳作,最重要的是通过水墨的写意,展示出戏曲的韵律。只有既懂戏又懂画的观众,慢慢品味,才能体味画中的戏曲神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