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画家莫各伯国画展将于29日在广州萝岗颐境书画艺术中心开幕,展期至2013年1月9日。此次画展重点展出莫各伯山水画近作30余件。
画展开幕式还将同时举行《探求集——莫各伯山水画八大系列》一书首发式。此书分为新古典系列、张家界系列、桂林山水系列、黄山系列、新青绿系列、宋代羊城八景系列、工致山水系列、彩墨山水系列等八大系列,此书是画家数十年来对中国山水画研究探索的心得与成果,也为中国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借鉴。此书为12开本,共124页。
作者历经十年精研古法打入传统山水,曾取法北宋诸家,后学黄公望、渐江、石涛,后又对黄秋园、江兆申等入古较深而又自出新意的画家作了深入研究,深得传统精髓,并融会贯通,脱化而出。现在进入转型期,正在探求现代山水画中多种不同技法,力求完成由传统山水向现代山水转型。他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勤于写生。近年又隐居于广州北部芙蓉嶂青山绿水之间,充分接受大自然熏陶,得山水之灵气,取自然之精髓,画艺大进。又博取当代各家各派技法,融冶于一炉,自出新意。这次展览着重推出工致山水系列和新青绿系列。新作品画面壮阔,境界高远,层峦叠嶂,气象非凡。
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专职副主席陈川泓对莫各伯作品评论说,莫各伯的山水没有格式化的重复,众多的山水作品,显现着对不同山水情境的思考以及对山水空间构成的准确把握。他的近作紧紧抓住中国山水画抒情写意的根本特质,注重文思的传递、诗意的融合、意境的拓展、画魂的开掘,以及传统美学理想的追寻。也正是为了追求这样的境界,他近年创作了大量的巨幅山水画,其精心设置的建筑般的构图、极具东方韵味的笔墨形象,在画面上形成了充满生命力的潜流,透露出画家浓郁的隐逸情怀,笔意直追宋人全景山水。莫各伯最近创作的山水画作品《张家界系列》,是近期最为人所称道的山水画作品之一,是他“个人独特的图式”。借助张家界的风景特色,画家以独特的视角、强劲的笔触,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山崖耸峙、奇峰突起、云烟涌动的奇幻景象,以及蕴含其中的山之魂魄,给人以深沉、大气、辽阔、奔放的视觉震撼。作品画面清新疏朗,通篇布局留白守黑十分严谨,画中意境豁朗而深邃,所呈现的依然是文人喜爱的那番古雅之意。同时,他发挥了自己对整体布局的平衡掌控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大架构的图式风格,通过局部疏密、用笔节奏、线条虚实的把握,来控制整体画面的气韵。这种全景式的深远构图,既有传统又不失个人面貌,避免了简单的抽象形式组合,而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
莫各伯在其新著《探求集·莫各伯山水画八大系列》自序中表示,中国山水画经过上千年的积淀,前人创造了非常丰富的表现技法,如果我们不去吸取和继承传统的精髓,我们的作品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学习传统,吸收古法,我们才能从巨人的肩膀上起步。所以历代山水画大家都是先学古法,打进传统的。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黎雄才等无不如此。鉴于此,我曾花费将近十年的时间精研古法。范宽、李成我有所借鉴,对黄公望也曾意会。而渐江、石涛的东西我吸收更多。现代入古较深而自出新意的画家如黄秋园、江兆申等我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本集子中的《新古典系列》应略能体现出我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
莫各伯认为,打进传统固然必要,但能否以最大勇气打出来更是关键所在。要走出这一步,以造化为师是最有效的方法。于是我遍游国内名山大川,并出访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尽情感受和观察大自然的美感。近几年又隐居于广州北部芙蓉嶂的青山绿水之间,充分接受大自然的熏陶,欲得真山水之灵气,取大自然之精髓。以写生稿和摄影素材为依据,我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分别创作了《桂林山水系列》、《张家界系列》和《黄山系列》。尤其是创作张家界系列心得颇多。
如何完成由传统山水向现代山水的转型?莫各伯感悟到,除了师法造化,师法今人也很重要。所以对现代大家的优长之处我也广取博收。如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白雪石、陆俨少、黎雄才、赖少其等大家我都做过研究和吸收,对于其他各种流派的专业画家甚至民间画家的技巧,只要是有益的东西我都加以吸收。近几年我不断在探讨和吸收,还处在转型期。我不想过早定型,还应更多地探讨,广取博收。所以,在《新青绿系列》、《工致山水系列》和《彩墨山水系列》中由于吸收取向的不同,也产生各自不同的艺术效果。
相关阅读:
莫各伯,广东雷州人。现为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书法家、雕塑家、文艺评论家、诗人,广东文联艺术馆首任馆长,广东省文联《书画评鉴》执行主编,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广州梅社书画院执行院长。http://www.zhsh5000.com/grzt.asp?id=4051更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