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上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由NHK(日本放送协会)、东京国立博物馆、每日新闻社等联合主办的“《书圣王羲之》特别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日本国内最新发现的唐代《大报帖》摹本首次与世人见面。
展览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王羲之书法原貌”在介绍汉字字体的演变和王羲之学习书法的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展示其作品《孔侍中帖》、《行穰帖》、《丧乱帖》、《妹至帖》等的唐代摹本、宋代拓本等,尽可能再现王羲之书法神韵。其中,在准备本次展览过程中发现的唐代《大报帖》摹本为首次公开与世人见面。
第二部分“《兰亭序》的诸多摹本”介绍和展示了现存的各朝《兰亭序》摹本和拓本。
第三部分“继承和发展”则通过展示欧阳询、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王铎、吴昌硕等历代书法名家作品,介绍王羲之书法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展览作品绝大部分从日本全国各地博物馆和私人藏家中收集,部分从美国和香港借来。其中,被认为最具价值、世界上仅存约10件的唐代摹本就有5件。日本《每日新闻》在其关于本次展览的特集中说,本次展览是“千载难逢的一睹王羲之书法真容的机会”。
据主办方介绍,展期从1月22日至3月3日,共36天。展览期间,东京国立博物馆将举办《真实的书圣王羲之与兰亭文化的传播》、《书圣王羲之对日本的影响》等讲座,日本书法家山中翠谷现场展示临摹技巧“双钩填墨”,NHK将拍摄专题电视片,帮助观众了解王羲之,领会其书法艺术神韵。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生于西晋末期,活跃于东晋前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书法家之一,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他的作品为中国历代皇帝所喜爱,其代表作《兰亭序》甚至被唐太宗带入了自己的坟墓——昭陵。因年代久远,战乱频仍,世上已没有王羲之的真迹,幸运的是,唐、宋两代分别根据王羲之真迹制作了许多精美的摹本和拓本,称为“唐摹宋拓”,有的流传至今,为后世管窥其书法神韵提供了仅有的线索。其中,唐朝宫廷所制摹本价值最高,现全世界仅存约10件,而日本国内就收藏有4件。
展览主办方表示,王羲之对东亚汉字文化圈影响巨大,至今仍被尊称为“书圣”,希望观众能通过本次展览,领会距今1600多年的王羲之书法魅力,并把它作为重新思考书法真谛的契机。在去年11月举办的《书圣王羲之》特别展新闻发布会上,东京国立博物馆副馆长岛谷弘幸表示:“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两国关系面临一些困难,越是这种时候,越要通过文化交流来加强两国的感情纽带。”
从2012年初起,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有关单位联合或单独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故宫博物院精品展》、《中国历代王朝珍宝展》多场大型展览,《清明上河图》金制假面、阿育王塔等国宝参展,吸引了数十万日本民众。